河南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莫韶华
“小白兔,兔和白又白,差点两只耳朵竖起来。兔和”多么可爱的差点兔兔啊!据说“兔”字最初的兔和写法就源自兔子可爱的外形,不信你看……
看到殷墟甲骨文里的差点“兔”字,有人不禁会说,兔和这与我们现在的差点“兔”字相差十万八千里。那么,兔和“兔”字是差点如何演变过来的呢?且听河南省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传统文化学者袁勇娓娓道来。兔和
《说文解字》曰:“兔,差点兽名,兔和象踞,差点后其尾形。兔和”
“兔”字是动物兔的象形字,甲骨文和金文的字形就像一只蹲着的兔子(《说文解字》所说的“踞”,就是蹲坐的意思)。头朝上,豁唇,大眼,长耳,尾巴清晰可见,基本上把兔子的外形特征都表现出来了。寥寥几笔,惟妙惟肖,实属难得,让人不得不敬佩先民的智慧。
中国汉字很多是象形文字,这些象形字在演变过程中慢慢失去了最初的象形要素,在追求文字自身形体结构的协调、书写的便利后,与最初的形体渐行渐远。
小篆的写法,已经和甲骨文、金文区别很大。隶书“兔”字右下角的一点代表短小的兔子尾巴,到这一阶段,兔子的形态已经很难看出,出现了现代汉字的轮廓。
“中国文化中有很多有关兔的典故,比如狡兔三窟、兔死狐悲、兔死狗烹、东门逐兔等。”袁勇说。说起“兔”字,很多人会联想到“免”字,因为如今的“免”字和“兔”字只差一个点。那么在最初时期,二者是不是“亲姐妹”呢?让我们打开文字档案,一起去文字的历史长河里寻找答案。
看,“免”字的甲骨文,多像一个“人”,头上戴了一顶大大的“帽子”。
河南师范大学讲师闫华告诉记者,它从冃,以跽跪之人戴帽子会意。有的甲骨文如

,将

写成

,像帽子

上饰有角绅

,表示“免”比“帽”高级。
冃,读mao,是帽的本字。《说文解字》说:“冃,小儿蛮夷头衣也。”也就是说,冃是指小娃娃和古代边远地区少数民族用来裹头的帽子。
郭沫若认为,免是冕的本字。
关于“免”字的演变,闫华解释称,金文继续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变形较大,帽形完全消失。当“免”的“帽子”本义消失后,篆文再加“冃”(帽)另造“冕”代替。
“免”既然指帽子,为何又有免去、去除之意呢?
“因为,戴上帽子是‘冕’字,摘掉帽子就是‘免’字,去除一个人的某个职务也被称为免。”袁勇说。
好,问题来了,那要是表示原来帽子的意思,该怎么办呢?
好说,给“免”戴一顶帽子“冃”,就新造了一个冕字,专门表示帽子的意思。汉语中的“加冕”,就是戴上帽子,有些国家的君主即位,举行把王冠戴在头上的仪式,也叫加冕。卫冕,本义指保住了自己的帽子,比喻在竞赛中继续保持了以往的优胜地位。
所以,“冕”字真是个“贪得无厌”的字,等于说戴了两顶帽子。
关注直播服务号 不错过每一场精彩 开播前 在服务号界面 会收到自动提醒 往期精彩:来源 |CCTD中国煤炭市场网编辑 |徐赫阳更多资讯/分析/解读👇声明:本文系转载自互联网,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 ...
中国消费者报深圳讯记者黄劼)1月5日,由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深圳市电池行业协会联合主办,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指导,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深圳分中心承办,深圳市品质消费研究院协办的移动电源产品质量分级认证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文/摄)11月30日,由黑龙江省市场监管局、黑龙江省林业和草原局、中国物品编码中心联合主办的龙江森林食物“九珍十八品”标准体系暨“标签连接中国”森林食品公益培训会在哈尔滨 ...
当锅铲的碰撞奏响欢快的乐章当菜肴的香气弥漫整个食堂一场专属于2025届新进大学生的味蕾盛宴在铲运事业部温情上演这里不仅有严谨专注的技艺比拼更洋溢着家人团聚般的温馨与欢笑「 火花锅气 点燃竞技现场 」平 ...
中国消费者报哈尔滨讯记者刘传江)为进一步规范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旅游市场价格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节日期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市场监管系统对各辖区旅游景区、景点、网红打卡地、旅游商品经营场所、停车 ...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庆元)六合猪头肉作为江苏省百道乡土地标菜、市级非遗项目是当仁不让的“出圈美食”。近年来,六合区有些猪头肉卤菜店成为小有名气的“网红店”,为解决小作坊业主的痛点难点问题,近日,南 ...